Menu
Menu
前些日子,我参与了某间学校的职业分享会,分享了关于社工的工作范围和当社工所需的专业资格。在分享会上,我很欣慰地发现学生们对社工有相当多的认识,这或许正意味着,社会上已经有更多人对社工这项职业有所了解。分享会期间,有几位学生也询问了如果想要当社工,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。我整理了以下几点:
同理心
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不同。刚出社会工作时,我们或许会因为社会阅历的不足,而在遇到病患所遇到的问题时,也不知如何是好。但是,无论人生经验深或浅,我们都能共同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。拥有一份同理心,我们才能设身处地,以他人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处境。
沟通能力
由于我们的服务对象十分的广泛,从年幼的小孩到年迈的长者,我们所选择的沟通方式和语言是非常重要的。比如说和儿童交谈时,我们有可能需要用比较简单易懂的词汇,或是比较生动的肢体语言来与他们沟通。和年长人士建立桥梁时,有时以方言沟通反而更显亲切。能灵活地的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某个意思,的确是一门功夫。
思考能力
一般民众对社工的印象往往是 “好心人”。但实际上,除了“好心”,社工也需要具备思考能力。比如说在访问病患时,我们需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,才能深入的了解病患的内心世界、性格和应对能力等。思考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病患评估的完整度。
在做了家访后,填写探访记录时,我们也需要把病患所分享的事情整理好,把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,专业的呈现在记录上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会反思,比如说,我是否准确的了解到病患的所需,或是我是否错失某个与病患深入探讨敏感话题的机会等等。
正面的生活态度
在人生的旅途中,难免会遇到一些比较负面的情绪。就算是资深的社工也不可避免。所以,如果能保持正面的态度和世界观,即使遇到不顺遂的事也能往积极的方面想,并主动解决问题, 这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必然有所帮助。就个人而言,我相信并听从我身体里的那把“声音”。如果是心神疲乏就请假休息,如果是内心不平静就寻求主管辅导,这便是我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法。